仙外校園網(wǎng)訊 “千古風流人物,一時多少雄豪。”多少的英雄故事使我們熱血澎湃;多少的英雄事跡使我們潸然淚下;多少的英雄壯舉讓我們刻骨銘心。那么,英雄的含義究竟是什么?是保家衛(wèi)國,浴血奮戰(zhàn)?還是無私奉獻卻又默默無聞?中國是英雄的國度,華夏是英雄的民族,我們是英雄的兒女。為了將這英雄的風姿傳承下去,開學初徐軍勇校長在國旗下發(fā)表了《致敬英雄,你我同行》的號召講話,并確定了本學期舉辦以“致敬英雄”為主題的系列活動的目標。
聞英雄之行
新學期伊始,教學樓下就出現(xiàn)了兩排載滿英雄事跡的宣傳欄。一塊塊展板上不僅僅是冷硬的漢字,更是英雄們用血汗鑄就的史詩。
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,當新冠病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國內(nèi)爆發(fā),恐懼的陰霾籠罩神州大地時。無數(shù)的逆行者選擇在這一刻不顧自身的安危,背起了沉重的行囊,奔赴一線。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(zhàn)役中,多少人在寒冬臘月奔赴一線,卻沒能在春暖花開之際平安歸來。八十四高齡的鐘南山院士即使擠在餐車的一角,也要在第一時間奔赴前線;武漢醫(yī)學院的七名醫(yī)生,毅然決然地在聯(lián)名請愿書簽下了自己的名字,立下了“不計報酬,無論生死”這樣令無數(shù)人潸然淚下的堅定誓言……
“因為他們,我明白了哪有什么歲月靜好,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……”
2020年6月遠在我國西北邊陲廣袤的大地上,五位戍邊英雄挺身而出,用偉岸的身軀守護著中華大地上的每一寸“肌膚”。祁發(fā)寶、陳紅軍、陳祥榕、肖思遠、王焯冉這些英雄的邊防官兵把青春、鮮血乃至生命留在喀喇昆侖高原,筑起巍峨界碑。滾燙的鮮血灑在邊境,也應灑在每一個華夏兒女的心中!留下永不磨滅的痕跡。
“因為他們,我讀懂了‘但使龍城飛將在,不教胡馬度陰山。”
2021年5月22日,一個舉世哀痛的日子,我國雜交水稻事業(yè)的開創(chuàng)者,當代“神農(nóng)”袁隆平院士在長沙逝世。他用畢生追求“禾下乘涼夢,倉滿無饑恐”這樣無私且平凡的夢想。正是他不畏艱難,甘于奉獻,嘔心瀝血,苦苦追求,數(shù)十年如一日的奉獻才換來了全國十幾億人的溫飽。試問誰不應該在飽餐之時對袁老致以最真誠的敬意呢!同日,我國另一位英雄人物 “中國肝膽外科之父”吳孟超院士也永遠的離開了我們,“60年前,吳孟超搭建了第一張手術(shù)臺,到今天也沒有離開。手中一把刀,游刃肝膽,依然精準,心中一團火,守著誓言,從未熄滅。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馬,要把病人一個一個馱過河。” (感動中國組委員會評)
“因為他們,我懂得了什么是國士無雙。”
書英雄風采
并不是所有的英雄都能家喻戶曉,但他們的貢獻同樣值得我們銘記。為了讓同學們更全面的了解“英雄”二字的含義,德育處聯(lián)合社會道法學科組舉辦了以“學習民族英雄,弘揚民族精神”為主題的知識競賽活動。
英雄風姿永存我心,一腔感動與震撼如何抒發(fā)。校辦聯(lián)合語文組為此舉辦了“致敬英雄”主題作文比賽,讓同學們將敬意化為文字,書寫英雄風采,更是書寫心中感悟。
鑄英雄之魂
經(jīng)過一學期的耳濡目染,每一位同學心中想必都已對“英雄”這一詞語有了自己的理解,胸中更有無數(shù)激揚言語想要噴涌而出。在學期即將結(jié)束之際,“致敬英雄”演講比賽為同學們提供了平臺。
活動開始前,政教德育副校長李朝輝為同學們致辭。李校長指引同學“英雄前輩的壯舉固然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在心,要將其作為我們前行的燈塔。但對于現(xiàn)階段的你們來講,做好平凡就是不平凡;做好簡單就是不簡單。希望同學們能心存滿腔對英雄的敬意和澎湃激情,一心走好腳下的每一步路,方不辜負英雄前輩的付出。”
在李校長慷慨激昂的發(fā)言后,同學們將在胸中醞釀了一學期的英雄志氣一吐為快。
至此,仙居外語學校初中部“致敬英雄”系列活動在同學們慷慨激昂的演講聲音中畫上了圓滿的句號。那么同學們有什么收獲呢?小記者們?yōu)榇颂氐夭稍L了幾位同學。
同學甲:“通過參與活動我覺得第一次與英雄離得這么近,之前他們只是書上的幾行文字,電視上的幾張照片,但經(jīng)過學習他們在我心里變的有血有肉,原來也只是一群可愛可敬的人。”
同學乙:“原來英雄不一定是要有轟轟烈烈的壯舉,讓人聞之潸然淚下的事跡,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平凡但同樣偉大的英雄。像為我們無私付出的親人、老師,都是我們生命中的英雄。”
同學丙:“我現(xiàn)在可能能力有限,還做不出什么對國家民族有幫助的貢獻,但英雄前輩的精神我已經(jīng)謹記。先做自己的英雄,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身邊的人。我相信只要堅守一顆英雄之心,我就是英雄!”
有些英雄人物雖已永遠離我們而去,但他們的精神已化作一座座豐碑永遠矗立在我們心間。一次次的活動,一次次的學習終將化作目標與動力,指引我們鑄成屬于自己的英雄之魂。
END
本期記者:吳佩妮 張可軒 余懿柯 徐競哲
本期攝影:王郁然 李昱妮
本期編輯:張韻晨 郭榕澤
指導教師:王婉瑩